发布时间:2018-05-21
麦冬,中药材名。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(沿阶草)的干燥块根。于山东、安徽、浙江等地均有麦冬的种植?与栽培,主要功效为养阴生津,润肺止咳: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、干咳咯血;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。
麦冬,中药材名。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(沿阶草)的干燥块根。于山东、安徽、浙江等地均有麦冬的种植与栽培,主要功效为养阴生津,润肺止咳: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、干咳咯血;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。
上图为中药材麦冬图片
一、中药材麦冬的别名
麦门冬、沿阶草、不死药、禹余粮。
二、中药材麦冬的药用价值
1、来源
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(Thunb.) ker-Gawl.的块根。
2、性味
甘,微苦,微寒。
3、归经
归心、肺、胃经。
上图为中药材麦冬图片
三、中药材麦冬的功效与作用
养阴生津,润肺止咳: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、干咳咯血;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。配沙参、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。
四、中药材麦冬的药理作用
有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;增强耐缺氧,延长常压缺氧的存活时间;增强免疫功能;降血糖;延缓衰老;抑制胃肠推进作用;抗菌。麦冬为良好的养阴润肺药,近年来发现其在降低血糖的作用较好;临床应用强心作用稳定而效果佳。实验还证明,麦冬中的水溶性多糖有抗缺氧和免疫促进作用。
五、中药材麦冬的化学成分
含多种甾体皂苷,其中麦冬皂苷A含量最高,麦冬皂苷B次之;此外含多种高异黄酮类化合物。从浙麦冬中还分离鉴定出5种黄酮类化合物。另还含麦冬黄酮A、鲁斯可皂昔元、薯蓣皂苷元、麦冬黄烷酮、α-广藿香烯、十六烷酸乙酯、齐墩果酸等。
上图为中药材麦冬图片
六、中药材麦冬的用法与用量
用量6~12克,煎汤内服;或入丸、散、膏。外用适量,研末调敷;煎汤涂;或鲜品捣汁搽。用治肺燥干咳、吐血、肺痈、虚劳烦热、消渴、热病津伤、咽干口燥、便秘等。
七、中药材麦冬的药用配方
1、治肺燥咳嗽:麦冬15克,桑白皮15克。水煎服。
2、治胃酸缺少:麦冬、石斛、牡荆各6克,糯稻根9克。水煎服。
3、治小便闭淋:鲜麦冬90克(干品30克)。水煎成半杯,饮前服,2~3次。
4、治肺热咳嗽:麦冬12克,北沙参12克,黄芩9克,桔梗9克,杏仁9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5、治中耳炎:鲜麦冬块根捣烂取汁,滴耳。
八、中药材麦冬的副作用及毒副作用
1、副作用
麦冬性寒质润,滋阴润燥作用较好,适用于有阴虚内热,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。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,寒湿,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,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,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,出现痰多口淡,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。所以脾胃虚寒泄泻,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。否则服用中药麦冬反而对身体不利。
2、毒副作用
临床应用本品, 部分患者在口服用药初期有腹胀、嗳气、大便增多等消化道症状, 一般于两周后可自行消失.而肌注或静注均未发现不良反应。
上图为中药材麦冬图片
九、中药材麦冬的禁忌
虚寒泄泻、湿浊中阻、风寒或寒痰咳喘者禁用。
十、中药材麦冬产地
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、林下或溪旁。分布于山东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
十一、中药材麦冬的采集与加工
浙江于栽培后第3年立夏时采挖,称“杭麦冬”。麦冬挖起后,剪下块根,洗净泥土,晒3~4天,堆通风处,使其反潮,蒸发水气,约3日,摊开再晒,如此反复2~3次。晒干后,除净须根杂质即可。
上图为中药材麦冬图片
十二、中药材麦冬的药材性状
纺锤形或长圆形,两端略尖,中部充实或略收缩,长1.5~3厘米,直径3~6厘米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有不规则的纵皱纹。未干透时,质较柔软,干后质硬脆,易折断;折断面黄白色,角质样,中央有细小中柱。气微香,味微甜。
以上为中药材麦冬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副作用的简述,如想了解更多中药材信息可关注今日药市中药材信息网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