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1-15
穿心莲,中药名,来源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或叶,种植产量较高,亩产量300~ 400公斤,具有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的功效与作用。
穿心莲,中药名,来源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或叶。
一、穿心莲的植物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40~80厘米。茎方形,多分枝,节呈膝状膨大,茎叶具有苦味。叶对生,纸质,叶片长圆状卵形至披针形,长2~8厘米,宽1~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或有浅齿,叶柄短或近于无柄。疏散圆锥花序生于枝顶或叶腋;花冠白色,近唇形,常有淡紫色条纹。蒴果长椭圆形,长约1.5厘米,宽约0.5厘米,成熟时2瓣开裂。种子细小,红色。
二、穿心莲的生长环境分布
长江以南温暖地区多栽培。热带、亚热带部分地区有野生。
三、穿心莲的种植技术
1、选地整地
穿心莲喜高温湿润气候。喜阳光充足、喜肥。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适温为25~30℃气温下降到15~20℃时生长缓慢,气温降至8℃左右,生长停滞。遇0℃左右低温或霜冻,植株全部枯萎。以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酸性和中性砂壤土栽培为宜,pH8.0的碱性土仍能正常生长。
2、种子的处理
穿心莲常用育苗移栽法法或直播法,以育苗移栽法为主。当9~10月果实呈共同褐色时,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分批采摘,放在荫凉处后熟几日,用罩子盖住,以免种子弹跳损失,待果荚全部开裂后,筛去果皮,取得种子。穿心莲种子细小,千粒重0.93~1.52克,种皮坚硬,外包有一层蚶质,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。种子在播种前要用细砂纸或砂磨去种皮蜡质再用温水浸种,再放在30℃温箱中催芽,然后播种。
3、播种时间
穿心莲苗床土壤要求肥沃疏松,耙平整细。在广东、福建等地春季2月下旬~3月上旬,秋季在7月播种在高畦苗床上,江、浙、四川则用温床育苗于3月中、下旬,冷床育苗于4月。华北、西北地区温室宜在3月上、中旬,温床于4月上旬、阳畦于4月中旬,塑料大棚以4月15~20日播种为宜。
三、中药材穿心莲的产量
亩产量300~ 400公斤。
四、中药材穿心莲的种植管理技术
1、苗床管理
穿心莲的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知当的温度和湿度。出苗前要经常保持苗床湿润,畦内相对湿度保持70~80%为宜。苗出齐后,应控制土壤湿度,以防猝倒病发生。苗高6~7厘米,有3~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。直播在江、浙不宜早于4月中、下旬,四川4月中旬~5月上旬,北京以5月中旬为宜。栽培时最好分种子田和商品田两种。种子田应有5月~6月上旬移栽,行距50~65厘米,株距30~35厘米。商品田可在5月下旬~6月上旬栽种,行距25~33厘米,株距16~20厘米,每平方毫米栽105000~195000株。
2、浇水施肥
穿心莲的田间管理主要是及时浇水,以利幼苗扎新根,以后每隔15~20天中耕除草、追肥1次,追肥以氮肥为主,可流人畜粪水、尿素等,特别在6、7、8三个月田间管理十分重要,要多施氮肥,经常浇水等。株高30~40厘米时,可培土防止风害。
五、中药材穿心莲的病虫防害措施
穿心莲的病害有立枯病,有1~2对真叶期发生,可降低土壤湿度,用50%多菌灵处理土壤,或1000倍液浇灌病区。猝倒病有2~3对真叶时发生,可控制温度,注意通风,加强苗床管理。黑茎病在成株期发生,可加强田管理,及时排除积水,忌连作,发病期用50%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区。疫病病期用50%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浅灌病区。虫害有棉铃虫、蝼蛄等为害。
六、中药材穿心莲的异名
春莲秋柳(《岭南采药录》),一见喜(《泉州本草》),榄核莲、苦胆草、斩蛇剑、圆锥须药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日行千里、四方莲、金香草、金耳钩、春莲夏柳、印度草(《广东中草药》),苦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七、中药材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
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治急性菌痢,胃肠炎,感冒,流脑,气管炎,肺炎,百日咳,肺结核,肺脓疡,胆囊炎,高血压,鼻衄,口咽肿痛,疮疖痈肿,水火烫伤,毒蛇咬伤。
八、中药材穿心莲的性味
入心、肺二经。
九、中药材穿心莲的用法与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研末。外用:煎汁涂或研末调敷。
十、中药材穿心莲的药用配方
1、治急性菌痢。胃肠炎:穿心莲三至五钱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,二次分服。
2、治流行性感冒,肺炎:一见喜干叶研末。每次一钱,日三至四次。
3、治大叶性肺炎:一见喜六钱,梅叶冬青一两,麦门冬五钱,白茅根一两,金银花五钱。水煎,分二次服,每日一剂。
4、治百日咳:穿心莲叶三片。水泡,蜂蜜调服,日三次。
5、治口腔炎,扁桃体炎:一见喜干叶研末,一钱至一钱半。调蜜,开水送服。
十一、中药材穿心莲的采集
夏季采收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