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7-06-28
黄芩( 拉丁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),别名山茶根、土金茶根,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;肉质根茎肥厚,叶坚纸质,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,花冠紫、
黄芩(拉丁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),别名山茶根、土金茶根,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;肉质根茎肥厚,叶坚纸质,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,花冠紫、紫红至蓝色,花丝扁平,花柱细长,花盘环状,子房褐色,小坚果卵球形,花果期7~9月。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、休荒地上,海拔60~1300(1700~2000)米。
一、黄芩的生长习性
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,药用根茎,全株高30-60厘米,主根粗壮,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分布,适应性很强,一般土壤都能生长,产于黑龙江,辽宁,内蒙古,河北,河南,甘肃,陕西,山西,山东,四川等地,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。俄罗斯东西伯利亚,蒙古,朝鲜,日本均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。
二、黄芩的功效与作用
黄芩的根入药,味苦、性寒,有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、止血、安胎等功效。主治温热病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肺热咳嗽、湿热黄胆、肺炎、痢疾、咳血、目赤、胎动不安、高血压、痈肿疖疮等症。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,而且不产生抗药性。
黄芩的种植技术
三、黄芩的选地整地
种植要选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宜,要有水利条件,一般种前施足底肥,以圈肥为主或施30公斤氮磷钾肥,以磷钾肥多施一些(按种小麦常规做底肥的数量)即可。山坡撒播在雨后,用铁耙搂出小沟,将种子撒后再搂平,6-7天出苗。
应选阳光充足,土层深厚,排水良好及地下水位较低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,也可种在幼果树行间等一切闲散土地。每公顷施厩肥37500千克加过磷酸钙300千克,黄芩为深根植物,要求深耕细耙,整平作畦,畦宽120厘米,长短不限。
黄芩的繁殖方法
四、黄芩的种子繁殖
黄芩花期长达3个多月,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,且极易脱落,需随熟随收,最后可连果枝剪下,晒干打下种子,去净杂质备用。种子发芽率60%。在15~18℃的温度下,有足够的湿度,播种后约11天出苗。播种分直播和育苗两种,直播好,可节省劳力,根条长,叉很少,产量较高。小面积种植,为便于管理,节省土地,也可育苗移栽。
五、黄芩的直播分春播和秋播
春播于4月中旬,秋播于8月中旬,宜开沟条播,按行距30~40厘米开2~3厘米浅沟,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,覆土盖平,镇压后浇水,每公顷播种量7.5~112.5千克,播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,以利出苗。
六、黄芩的育苗方法
选温暖、阳光充足的地方作苗床,畦宽120厘米,长可根据需要来定,施足基肥,深刨细耧,整平播种,于3月底或4月初,特种子用温水浸泡5~6小时后,捞出稍晾去水分,立即播种。播种前畦内浇一次大水,待水渗下后,将种子均匀的撒于畦面,然后将粪土混匀后过筛,覆盖一薄层,约厚2厘米左右,为保持土壤湿润和提高温度,促使早出苗,可加塑料薄膜覆盖,7~10天即可出苗。
七、黄芩的分根繁殖
在采收或春季选择2~3年生黄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,未发芽前的根茎,剪去主根药用,将根茎按自然形状用刀劈开,按行株距30厘米*21厘米栽植。此法的优点是提前收获到1~2年,早春栽苗成活率高。
八、黄芩的田间管理
苗高8-10厘米,去掉拥挤苗,拉开档就行。苗期注意除草。土壤干旱要及时注意浇水。田间积水过多要及时排放。
直播和育苗地,在出苗前后都要保持土壤湿润,苗床在苗出齐后,要适当通风,苗高1厘米时,逐渐把塑料薄膜去掉,以免徒长,结合拔草间去过密的苗,苗高1.5~2厘米时,定植大田。按行距30~40厘米,株距3~4厘米栽苗1株,栽后浇水。直播地苗高1厘米时,结合松土除草按株距2~3厘米定苗,苗期生长缓慢,植株较小,要经常松土除草,保持畦内表土层松软无杂草。在6月底或7月初,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300千克加硫酸铵150千克,在行间开沟施下,施后覆土,若干旱时浇水。如不收种子,为促使根部生长,可剪去花枝。第二年返青后和6月下旬各施追肥一次,其他管理同第一年。
九、黄芩的病虫防治
叶枯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,学名Selerotium sp.。危害叶,从叶尖或叶缘向内延伸不规则黑褐色病斑,迅速自下而上蔓延,后致叶片枯死,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。初为点片发生,如不及时防治可蔓延至全田。
十、防治方法
?、?冬季处理病残株,消灭越冬菌原;
?、?发病初期用50%多菌灵可湿粉剂(苯骄咪唑44号)10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雾,每7~10天1次,连续2~3次。
十一、黄芩的采收加工
黄芩播种第二年秋后,地上部枯萎时或第三年初春芽未萌动前刨收,因根系深,根条易断,挖时需要深挖,勿刨断根,刨出的根,去掉残茎,晒至半干,撞去外皮,晒干或烘干,也可切片后干燥。在晾晒过程中,避免暴晒过度发红,防止水湿雨淋,见水变绿,最后发黑,影响质量。每1.5-2千克鲜根,可加0.5千克干货。每公顷产3750~4500千克。
十二、黄芩的种植效益
以种植黄芩地租每亩600元,每亩需要苗子10000株计算,如果每株0.07元,那么需要700元的苗钱,加上每亩化肥200元,除草300元,采挖费用1000元,栽种费用400元,晾晒加工费用300元(每亩成本费用应该在3500元),而黄芩的统货价格在17-21元/公斤之间。
南方即淮河以南地区一般亩产量是300千克?;坪右员钡厍话悴?80千克,东北、西北地区一般产量350千克。原因是北方日照时间长,利于黄芩根部生长。
黄芩最高亩产量可达350公斤,单产收入在4760元左右;平均亩产量在280公斤,平均纯利润在2200元/亩左右,是种小麦利润的3倍。
十三、黄芩种植前景
黄芩适宜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。黄芩由于需求量大,价格近些年一直保持稳中有升。在河北安国,山东可以春天(4月中旬)种植,也可以收完小麦播种,秋后收获。在干旱地区可雨季播种(撒播),不施肥、不浇水,不除草,让自然生长,3年可以收获,每亩产量150-200公斤。适合大面积种植,好地一年收获,次地可多年收获。收获后晒干即可,不需其他加工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