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9-10-09
荜拨,别名:毕勃、荜茇、荜菝、荜拨胡椒科,胡椒属。八月采,果穗可入药,下面我们看一下荜茇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荜茇图片。
荜拨,别名:毕勃、荜茇、荜菝、荜拨胡椒科,胡椒属。攀援藤本,长达数米;枝有粗纵棱和沟槽,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,毛很快脱落。茎细如箸,叶似蕺叶,子似桑椹,八月采,果穗可入药,下面我们看一下荜茇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荜茇图片。
荜茇图片
荜茇简介
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草质藤本。茎下部匍匐,枝横卧,有纵棱和沟槽,幼时密被粉状短柔毛。
单叶,互生,纸质,叶片卵圆形、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6~12厘米,宽2.5~10厘米,先端短尖或短渐尖,基部心形或耳状,两面叶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,下面密而显著,基出脉5~7条;叶柄下部的长达9厘米,中部的长1~2厘米,顶端近无柄,具密柔毛,花单性,雌雄异株,穗状花序与叶对生,无花被;雄蕊总花梗长2~3厘米,被粉状短柔毛,穗长4~6厘米,直径约3毫米,花直径约1.5毫米,苞片1,近圆形,雄蕊2枚,花药椭圆形,2室,花丝短;雌穗总花梗长1.5厘米密被柔毛,穗长1.5~2.5厘米,直径约4毫米,于果期延长,苞片圆形,花的直径不及l毫米,子房上位,倒卵形,1室,下部与花序轴合生,无花柱,柱头3。
浆果卵形,先端尖,基部嵌陷于花序轴内与之结合,呈圆形,顶端有脐状突起,成熟时为红褐色。
花期7~9月,果期10月至翌年春季。
【产地分布】国内主产于云南、广东,国外主产于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、越南。
【炮制方法】除去杂质,用时捣碎。
【药材形状】圆柱形,稍弯曲,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。表面黑褐色或棕色,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,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,颗粒状。小浆果球形。有特异香气,味辛辣。
荜茇图片
荜茇的功效与作用
温中散寒,下气止痛。用于脘腹冷痛,呕吐,泄泻,寒凝气滞,胸痹心痛,头痛,牙痛。
1、温中散寒:用于因寒引起的胃脘痛或脐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大便泄泻等,可与肉桂、高良姜同用。
2、行气止痛:用于寒邪外凝、火郁于内的头痛、牙痛,症见头部前额剧痛,头热而红,可与细辛、升麻、大黄同用。
荜茇图片
荜茇的药用价值
【来源】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.的近成熟或成熟果穗。
【别名】荜拨、荜拨梨、椹圣、鼠尾。
【性味】辛,热。
【归经】归胃、大肠经。
【药理研究】醇提物具有抗溃疡、抗心肌缺血作用。挥发油能抗心律失常、调血脂,并能抑制中枢神经。耐缺氧、镇静、镇痛、解热、广谱抗菌、对冠状血管和肠管平滑肌有很强的松弛作用等。
【化学成分】主含酰胺类化合物、木脂素、挥发油、胡椒碱、四氢胡椒酸、棕榈酸、荜茇明宁碱、长柄胡椒碱、荜茇明碱等成分。
【用法用量】用量1.5~3克,煎服。
【使用禁忌】阴虚火旺者禁服。
荜茇图片
荜茇配方药方
1、治冷痰饮恶心:荜茇,捣细罗为散。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1.5克。(《圣惠方》)
2、治偏头痛:荜茇为末。令患者口中含温水,左边痛令左鼻吸一字,右边痛令右鼻吸一字。(《经验后方》)
3、治牙痛:荜茇、胡椒。上二味等分,捣罗为末,化蜡丸,如麻子大,每用一丸,纳蛀孔中。(《圣济总录》荜茇丸)
4、治鼻塞脑流清涕:荜拨、香附、大蒜,杵作饼,纱衬炙热贴囟门上,用熨斗火熨透,其涕自止。
5、治妇人血气不和,疼痛不止,及下血无时,月水不调:荜茇(盐炒)、蒲黄(炒)。上等分,为末,炼蜜和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温酒吞下,如不能饮,米汤下。
以上为中药材荜茇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药用价值与荜茇图片分析,如想了解更多中药材信息可关注今日药市中药材信息网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