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9-07-22
大蓟是什么?大蓟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地上部分或根,夏、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,除去杂质,晒干。那么大蓟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?大蓟图片样子是怎么样的?
大蓟是什么?大蓟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地上部分或根,夏、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,除去杂质,晒干。那么大蓟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?大蓟图片样子是怎么样的?
大蓟简介
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或更高。根丛生,长圆锥形,肉质,鲜时折断可见橙红色油滴渗出。茎直立,基部被白色丝状毛?;队斜?,矩圆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,长10~30厘米,羽状深裂,边缘不整齐浅裂,齿端具针刺,上面疏生丝状毛,背面脉上有毛;茎生叶互生,无柄,基部抱茎。头状花序,顶生或腋生;总苞圆球形,有蛛丝状毛。总苞片多层,条状披针形,外层顶端有刺,花两性,筒状,花冠紫红色。瘦果椭圆形,冠毛暗灰色,羽毛状,顶端扩展?;ㄆ?~8月,果期6~8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野生于山坡、路边等处。于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等地均有大蓟的种植与栽培。
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季开花时采割地上部分,或秋末连根挖出,除去杂质,洗净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大蓟草:茎圆柱形,基部直径可达1.2厘米;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,有数条纵棱,被丝状毛;断面灰白色,髓部疏松或中空。叶皱缩,多破碎,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羽状深裂,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;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,下表面色较浅,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。头状花序顶生,球形或椭圆形,总苞黄褐色,羽状冠毛灰白色。气微,味淡。大蓟根:长纺锤形,常簇生而扭曲,长5~15厘米,直径0.2~0.6厘米。表面暗褐色,有不规则的纵皱纹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粗糙,灰白色。气微,昧甘、微苦。
大蓟图片
大蓟的功效与作用
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、衄血、咯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、外伤出血、痈肿疮毒、恶疮疥癖、湿热黄疸等尤宜于吐血、咳血、衄血等上部出血证及妇女肝经血热所致的崩中下血。
有报道可用于肺结核、支气管扩张、泌尿系感染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慢性阑尾炎、鼻旁窦炎、漆疮、带状疱疹及高血压见有肝热证候者。炒炭主要用于止血。
1、凉血止血
大蓟性质微寒,人们服用以后能清热解毒也能凉血止血,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用于人类吐血便血和女性崩漏,还有外伤出血等多种疾病的治疗,其治疗功效十分出色。
2、消肿解毒
大蓟消肿解毒的中药材,它对人类已经叮疮引起的肿痛有十分出色治疗作用,除了这些功效以外,他还能消炎抗病毒,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,对人类高发的肝炎肾炎都有十分出色的预防作用。
大蓟药用价值
【别名】大刺儿菜、大刺盖、老虎脷、马蓟、刺蓟、草鞋刺。
【药用部位】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Fisch.ex DC.的地上部分或全草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凉,味甘、苦。归心经、肝经。
【用法用量】用量9~15克,水煎服,或捣汁研末。
外用鲜品适量,捣敷。用治衄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下血、外伤出血、痈肿疮毒。
【药理研究】 止血;有降低血压的作用;抗菌;对无论离体、在位、已孕、未孕,或慢性子宫瘘实验,均显现明显兴奋作用,可使子宫张力增加,收缩幅度加大,逐渐发生痉挛性收缩,对十二指肠肠管呈抑制作用。据报道,全草显生物碱及挥发油反应,对脑膜炎球菌、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鲜叶含有柳穿鱼素、柳穿鱼苷、6-甲氧基柳穿鱼苷、6,4’一二甲氧基黄芩素-7-鼠李葡萄糖苷、5,7-二羟基-6,4’一二甲氧基黄酮。另含三十二烷醇、ψ-蒲公英固醇乙酸酯、β-香树脂醇乙酸酯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寒出血、脾胃虚寒者禁服。
大蓟图片
大蓟配伍药方
1、心热吐血口干:用刺蓟叶及根,捣绞取汁,每顿服二小盏。(《圣惠方》)
2、舌硬出血不止:刺蓟捣汁,和酒服。干者为末,冷水服。(《普济方》
3、崩中下血:大、小蓟根一升,酒一斗,渍五宿,任饮。亦可酒煎服,或生捣汁。温服。 (《千金方》)
4、小便热淋:马蓟根,捣汁服。(《圣惠方》
5、小儿浸淫,疮痛不可忍,发寒热者:刺蓟叶新水调敷疮上,干即易之。(《简要济众方》)
6、癣疮作痒:刺蓟叶,捣汁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
以上为中药材大蓟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大蓟图片形态,如想了解更多中药材信息可关注今日药市中药材信息网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