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8-04
地骨皮,别名枸杞皮,为茄科、枸杞属植物,是枸杞的根皮。可入药,具有退热除蒸之效,凉血除蒸、清肺降火等功效。那么地骨皮如何种植呢?有哪些种植管理技术?
地骨皮,别名枸杞皮,为茄科、枸杞属植物,是枸杞的根皮。可入药,具有退热除蒸之效,凉血除蒸、清肺降火等功效。那么地骨皮如何种植呢?有哪些种植管理技术?
一、地骨皮的植物原形态
多分枝灌木,高0.5-1米,栽培时可达2米多;枝条细弱,弓状弯曲或俯垂,淡灰色,有纵条纹,棘刺长0.5-2厘米,生叶和花的棘刺较长,小枝顶端锐尖成棘刺状。叶纸质或栽培者质稍厚,单叶互生或2-4枚簇生,卵形、卵状菱形、长椭圆形、卵状披针形,顶端急尖,基部楔形,长1.5-5厘米,宽0.5-2.5厘米,栽培者较大,可长达10厘米以上,宽达4厘米;叶柄长0.4-1厘米。
浆果红色,卵状,栽培者可成长矩圆状或长椭圆状,顶端尖或钝,长7-15毫米,栽培者长可达2.2厘米,直径5-8毫米。种子扁肾脏形,长2.5-3毫米,黄色。花果期6-11月。
二、地骨皮的种植产地分布
分布于我国东北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南部以及西南、华’中、华南和华东各省区;朝鲜,日本,欧洲有栽培或逸为野生。主产山西、河南、浙江、江苏;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。
地骨皮图片
三、地骨皮的生长习性
喜光照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耐盐碱、耐肥、耐旱、怕水渍。以肥沃、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轻壤土栽培为宜,盐碱土的含盐量不能超过0.2%,在强碱性、粘壤土、水稻田、沼泽地区不宜栽培。
四、地骨皮的繁殖方法
用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。
1、种子繁殖
可选用优良品种,以采果大、色鲜艳、无病虫斑的成熟果实,夏季采摘后,用30-60℃温水浸泡,搓揉种子,洗净,晾干备用。在播种前用湿沙(1:3)拦匀,置20℃室温下催芽,待有30%种子露白时或用清水浸泡种子一昼夜,再行播种。春、夏、秋季均可播种,以春播为主。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,按行距40cm开沟条播,深1.5-3cm,覆土1-3cm,幼苗出土后,要根据土壤墒情,注意灌水。苗高1.5-3cm,松土除草1次,以后每隔20-30d松土除草1次。苗高6-9cm,时定苗,株距12-15cm,每1hm2留苗15万-18万株。结合灌水在5、6、7月追肥肥3次,为保证苗木生长,应及时去除幼株离地40cm,部位生长的侧芽,苗高60cm时应行摘心,以加速主干和上部侧枝生长,当根粗0.7cm时,可出圃移栽。
2、扦插繁殖
在优良母株上,采粗0.3cm,以上的已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,剪成18-20cm长的插穗,扎成小捆竖在盆中用100×10-6α-萘乙酸浸泡2-3h,然后扦插,按株距6-10cm斜插在沟内,真土踏实。
五、地骨皮的种植管理技术
1、施肥
在5、6、7月种中耕除草1次,10月下旬-11月上旬施羊粪、厩肥、饼肥等作基肥、追肥可于5月施尿素和6-7月施磷、钾复合。
2、整形
幼树整形,枸杞栽后当年秋季在主干上部的四周选3-5人生长粗壮的枝条作主枝,并于20cm左右处短截,第2年春在此枝上发出新枝时于20-25cm处短截作为骨干枝。第3、4年仿照第2年办法继续利用骨干枝上的徒长枝扩大,加高充实树冠骨架。经过5-6年整形培养进入成年树阶段。成年树修剪,每年春季剪枯枝、交叉枝和根部萌蘖枝,夏季去密留疏,剪去徒长枝、病虫枝及针刺枝。
3、修剪
秋季全面修剪,整理树冠,选取留良好的结果枝。
六、地骨皮种植病虫防治措施
1、病害
病害有枸杞黑果病,为害花蕾、花和青果。
可在结果期用1:1:100波尔多液喷射;雨后立即喷50%退菌特可温性粉剂600倍液,效果较好。
根腐病,可用50%托布津1000-1500倍液或50%液或50%多菌灵1000-1500倍液浇注根部。
2、虫害
虫害有枸杞实蝇。
防治可在越冬成虫羽化时,在杞园地面撒50%西维因粉45kg/hm2,摘除蛆果深埋、秋冬季灌水或翻土杀死土内越冬蛹。
枸杞负泥虫可在春季灌溉松土,破坏越冬声所杀死虫源,4月中旬于杞园地面撒5%西维因粉(1kg兑细土5-7kg),杀死越冬成虫,敌百虫800-1000倍液防治。还有枸杞蚜虫、枸杞瘿螨等为害。
地骨皮图片
七、中药材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
凉血除蒸,清肺降火。用于阴虚潮热、骨蒸盗汗、肺热咳嗽、咯血、衄血。内热消渴。
八、中药材地骨皮的药材性状
根皮筒状、槽状或不规则卷片,大小不一,一般长3-10cm,直径0.5-2cm,厚1-3mm。外表面土黄色或灰黄色,粗糙,有不规则纵裂纹,易成鳞片状剥落;内表面黄白色,具细纵条纹。质松脆,易折,折断面分内外两层;内层灰白色。气微,味微甘,后苦。以筒粗,肉厚,整齐,无木心及碎片者为佳。
以上为中药材地骨皮的种植以及种植管理技术,如想了解更多中药材种植信息可关注今日药市中药材种植网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