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5-11
藿香别名排香草、土藿香、野苏子,生于山坡、林缘、山沟溪流旁或灌木丛间,野生或半野生,为一种药食兼用植物,多用作配菜和炖菜调味,那么藿如何种植呢?种植前景如何?
藿香别名排香草、土藿香、野苏子,生于山坡、林缘、山沟溪流旁或灌木丛间,野生或半野生,为一种药食兼用植物,多用作配菜和炖菜调味,那么藿如何种植呢?种植前景如何?
一、藿香的植物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株高o.3—1米,全草具芳香气。茎直立,四棱形,上部分枝,疏生细毛;单叶互生,叶片卵形或长卯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锯齿状,表面深绿色,背面淡绿色,被微柔毛及腺点,轮散花序,集生于主枝或侧枝端集成穗状花序,花萼管状,浅紫色或紫红色,萼齿三角形,花冠淡红紫色或淡蓝紫色,上唇稍弯,顶端微缺,下唇3裂,中裂片向基部狭窄成爪状;雄蕊伸出花冠外,后雄蕊下倾,前雄蕊上升,两者交叉,花柱先端两裂;小坚果倒卯状长圆形,深褐色,顶端有短梗毛,种子千粒重o.29—0.3克;花期6--8,果期7--9月,种子寿命2--4年,故隔年籽可以播种,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条件。
二、藿香的生长环境分布
中国各地广泛分布,主产于四川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南、广东等地,俄罗斯,朝鲜,日本及北美洲有分布。
藿香图片
三、藿香的生长习性
喜高温、阳光充足环境,在荫蔽处生长欠佳,年平均气温19~26℃的地区较宜生长,温度高于35℃或低于16℃时生长缓慢或停止。喜欢生长在湿润、多雨的环境,怕干旱,要求年降雨量达1600mm以上。幼苗期喜雨,生长期喜湿度大的环境(但是土壤湿度过大,也会烂根死亡)。
四、藿香的繁殖方法
1、种子繁殖
北方春季播种在4月中下旬育苗,撒播或条播,播种前,将苗床每平方米施腐熟人畜粪水2.5~3kg,湿润畦面作基肥,整平耙细后播种。
撒播:将种子拌细沙或草木灰,均匀地撒在畦面上,用薄板轻轻拍打畦面,使种子与畦面紧密接触,覆土厚度1cm。
条播:顺畦按行距25~30cm开浅沟,沟深1~1.5cm,浇透水,将种子拌细沙均匀地撒入沟内,覆土1cm,稍加镇压。
育苗播种量:2~4g/m2,每667m2本田用种量500~800g。最后畦面覆盖薄膜保温保湿。
定植:当苗高12~15cm,4~6片真叶时按株距25cm,行距40m选择阴天浇稀薄粪水定植,每667m2定植6~7千株,定植后浇透定根水。
2、宿根繁殖
宿根移栽(老藿香)极易成活,宿根在第二年(5月)出苗,用剪刀紧贴地面剪掉冬季枯死的地上残茎,然后浇一次稀薄粪水,促进新苗生长,到苗高9~15cm时,即可将苗挖起,带土移栽大田,应于雨天或阴天随挖随栽,成活率高。移栽株行距30cm×35cm,每667m2栽6千株。栽好后立即浇1次稀薄的粪水,促进成活。
宿根发出的藿香高达70~90cm时,当年春播的藿香15~36cm高。宿根移栽6月底至7月初开始开花,当年春播的7月中旬开花。
五、选地整地
茬香喜湿润气候,对土壤要求不严,选择土质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,平地或缓坡地,但忌高燥地和积水的低洼地块。凡土壤粘重板结、排水不良以及荫蔽之处不宜种植。选地后,秋翻深20--25厘米,打碎土块,清除杂物,每公顷施农家j]p~3000公斤作基肥,翻人地里,整平耙细,做1.2—1.4米宽的畦,四周开排水沟,以利排水。若为坡地,应顺坡做畦或不做畦。
六、藿香的种植管理技术
1、温度管理
气温保持在20~25℃时,10~15天出苗,出苗率达70%时,揭去薄膜,适宜生长温度18~25℃,当年春播的藿香在苗高12cm,主茎有5对叶子时,基部的叶腋开始发生分枝,6月以后,气温升高,雨季来临,藿香进入旺盛生长期。
2、水肥管理
藿香茎叶均作药用,施肥以“全肥”为好(包括氮、磷、钾)如人畜粪、油饼等。第一次追肥在苗高3cm松土后每平方米施腐熟稀薄人畜粪水1.5~2kg,以后分别在苗高7~10cm、15~20cm、25~30cm时,中耕除草后,每次每667m2施腐熟人畜粪水1500kg,或每667m2施磷酸二铵10~12kg,施肥后应浇水,封垄后不再追肥。旱季要及时浇水,抗旱保苗,雨季及时疏沟排水,防止积水引起植株烂根。
3、中耕除草间苗
当苗高3cm,及时间去过密苗,使幼苗营养面积4cm2,或进行分苗,分苗株距6~8cm。穴播的藿香每穴留3~4株,条播可按株距10~12cm间苗,两行错开定苗;缺苗要在阴天补栽,栽后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,以利成活。第一次收获前中耕除草2~3次,分别在苗高3cm、12~15cm、21~24cm时进行。苗高25~30cm时第2次收割后进行培土6cm护根。
4、排水抗旱
藿香喜微潮土壤环境,在播种、移栽后,如遇干旱无雨,应注意及时浇(灌)水抗旱护苗;多雨天气及灌水后,应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,以防积水,引起烂根。
藿香图片
七、藿香的病虫防害措施
1、根腐病
此病多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,病株从根部和根状茎处发生腐烂,逐渐延至地上部,使皮层变褐色,最后枯萎而死。
防治方法: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,再在病穴上撒入石灰消毒,或5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,或用50%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穴。
2、枯萎病
此病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,最初病株叶片及叶梢部下垂,青枯状,最后根部腐烂,全株枯死。
防治方法:
(1)藿香收获后,清除病残株,集中烧毁,消灭越冬病原菌。雨后及时疏沟排水,降低田间湿度;
(2)结合喷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,提高植株抗病力;
(3)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50%多菌灵500倍液,或5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,或40%多菌灵胶悬液500倍液浇灌病穴及邻近植株根部,防止蔓延。
3、褐斑病
真菌病害,主要危害叶片,5~6月份在叶面形成近圆形的病斑,中间淡褐色,边缘暗褐色,并生淡黑色霉状物,潮湿雨季严重。
防治方法:摘除病叶烧毁,用1:1:120倍波尔多液,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、或58%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。
4、红蜘蛛
6~8月高温低湿季节发生严重,该虫主要吮吸植株营养,橘红色或黄色,在叶背面吸食汁液,受害部位初现黄白色小斑,逐渐成大黄褐色焦斑,最后全叶变黄脱落。
防治方法:用虫螨立克1500倍液、或40%速克朗或1.8%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洒。
八、藿香的收获与加工
4--6月采摘嫩茎叶或幼苗食用;现蕾开花时,采摘花序洗净、切段,放人酱中调味。
九、藿香的种植产量
香播种后可连续收获1年,除留种田外,一般都在7--8月盛花期收获,选晴天齐地面割下,运回井迅速晒干、炕干或荫干,以备药用。一般每公顷产4500--7500公斤。蕾香以茎枝色绿、茎叶干、叶多、香气浓郁者为佳。
十、藿香的种植前景分析
种上百亩广藿香每年收入涨160万元
人勤春来早,春耕农事忙。最近,在新兴县天堂镇,处处都能看到农民忙碌春耕的场景。
以上为藿香的种植技术与管理,如想了解更多中药材种植信息请关注今日药市中药材信息网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