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5-07
薏米又叫:薏苡仁、苡仁、六谷子,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。其性凉,味甘、淡,入脾、肺、肾经,具有利水、健脾、除痹、清热排脓的功效,本章我们看一下薏米的种植与管理。
薏米又叫:薏苡仁、苡仁、六谷子,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。其性凉,味甘、淡,入脾、肺、肾经,具有利水、健脾、除痹、清热排脓的功效,本章我们看一下薏米的种植与管理。
一、薏米的植物原形态
一年或多年生草本。丛生,多分枝。叶互生;叶片线状披针形,两面光滑,边缘粗糙。总状花序腋生成束;雄小穗复瓦状排列于穗轴之每节上;雌小穗包于卵形硬质的总苞中,总苞灰白色或蓝紫色,坚硬而光滑,有光泽,花有3枚退化雄蕊残迹;雌蕊1,柱头2裂。颖果圆珠状。花期7~8月,果期9~10月。
二、薏米的产地分布
中国东南部常见栽培或逸生,产于贵州、四川、云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等省区;分布于亚洲热带、亚热带,印度、锡金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爪哇、菲律宾。
三、薏米种植地的选择与处理
适宜栽培烤烟的各类土壤均可种植薏米,生产上常选用灌溉条件较好的河边砂质壤土田地种植薏米。整地方法因种植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两种:
(1)水栽法整地。与稻田整地相同,先灌水溶田,再用机械耕整或畜力犁耙耕整,整平后即可栽插;
(2)旱栽法整地:用人工、机械或畜力耕翻,起垄作畦,畦宽一般为70~80cm,沟宽20~30cm。
四、薏米的种植方法
6月中旬播种,苗床选择肥沃的菜园地,苗龄控制在25~30d。
(1)水栽法。一般采用“双龙出海”的方式有水栽插,株行距为15cm×20cm,每丛栽插2~3株苗,每隔2行留30cm区隔,待田水自然落干后开沟,开沟深度为15~20cm,将开沟挖出的泥土培壅到畦上的植株基部。
(2)旱栽法。在畦上开双排穴(株距20cm),每穴栽插2~3株苗,栽插时将穴内植株基部附近泥土适度压紧,晴天栽后应浇水保苗,每天1次,连浇3d。
五、薏米的种植管理
1、浇水
以“湿-干-水-湿-干”相间管理为原则,即采用湿润育苗、干旱拔节、有水孕穗、足水抽穗、湿润灌浆、干田收获措施。
2、施肥
薏米植株高大,是需肥量大、耐肥性较强的作物。施肥的方法和数量由薏米的需肥特性和各地的施肥水平与习惯决定,应注意做好基肥和追肥的合理配比。一般基肥用量占60%~65%,穗肥占25%~30%,粒肥占5%~10%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,在整地时每667㎡施入腐熟猪牛栏粪1500kg。
追肥可使用化肥,在栽后7~10d每667㎡用碳酸氢铵5kg对水500kg浇施提苗。在幼穗分化始期每667㎡用碳酸氢铵 15kg(或尿素6kg)、过磷酸钙10kg、氯化钾5kg对水浇施或结合壅蔸穴施作穗肥,在抽穗始期每667㎡用尿素2~3kg、氯化钾1.5kg浇施作粒肥。
3、授粉
薏米是雌雄同株的异穗植物,同一花序中雄花先成熟,与雌花不同步,往往需异株花粉受精,一般靠风媒即可完成授粉,在开花盛期的上午10~12时,以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使花粉飞扬,这对提高结实率有明显效果。
六、薏米的病虫防害措施
1、黑穗病穗部被害后肿大成球形或扁球形的褐包,内部充满黑褐色粉末(病原菌原坦孢子)。
防治方法:
(1)实行轮作;
(2)及时彻底清园。入冬后将田块晒干,收集病株残体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,并进行冬翻晒土;
(3)种子处理。用60℃温水浸种 10~20min,再用布袋包好,置于3%~5%的生石灰水中浸2~3d,或用1∶1∶100波尔多液浸种24~72h,或在播种前用70%甲基托布津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.5%拌种,可减少黑穗病发生;
(4)药剂防治。薏米扬花结实期间,每667㎡用30%爱苗20ml对水50kg喷雾1~3次(若扬花结实期间天气晴好,用药1~2次,遇阴雨天气则应用药2~3次)。
2、玉米螟
玉米螟在整个生育期均发生为害,主要为害期为旺长拔节期。可毎667㎡用48%毒死蜱100ml对水50kg喷雾防治。
3、蚜虫
主要在薏米生长中前期发生为害。可毎667㎡用10%吡虫啉25g对水50kg喷雾防治。
4、叶枯病
感染叶枯病的植株,叶和叶鞘初现黄色小斑,后不断扩大使致叶片枯黄。防治方法:合理密植,注意通风透光;加强田间管理,增施有机肥料,增强抗病能力;发生初期可每667㎡用40%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5ml对水50kg喷雾防治。
七、薏米的采集与加工
薏米籽粒成熟不一致,生产实践中以田间观察有80%籽粒变色且硬化充实饱满作为成熟标志,此时可开镰收割。
将割下的薏米植株集中摊晒3~4d,再用人工敲打脱粒或脱粒机脱粒,脱粒后的籽粒还需经过3~4d晴好天气的翻晒才可足干。足干的籽粒采用碾米机或联合米机脱去苞壳和种皮,得成品薏米仁(出仁率50%~55%),即可上市销售。
八、薏米的种植价值
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,被誉为“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”。薏米可用作粮食吃,味道和大米相似,且易消化吸收,煮粥、作汤均可。夏秋季和冬瓜煮汤,既可佐餐食用,又能清暑利湿。
上述为薏米的种植技术与管理,如想了解更多中药材种植信息请关注今日药市中药材网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