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7-08-24
黄柏 ,中药名,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。 一、黄柏及黄皮树的植物简介 1、黄柏,又名:黄波罗、黄伯栗。落叶乔木,高10~25米;树皮外层灰色,有甚厚的木栓层,表面
黄柏,中药名,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。
黄波罗果,中药名,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的果实。
一、黄柏及黄皮树的植物简介
1、黄柏,又名:黄波罗、黄伯栗。落叶乔木,高10~25米;树皮外层灰色,有甚厚的木栓层,表面有纵向沟裂,内皮鲜黄色。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,罕为红橙色。叶对生,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5~13片,小叶柄短,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或近卵形,长5~11厘米,宽2~3.8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通常为不等的广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有细圆锯齿或近无齿,常被缘毛;上面暗绿色,幼时沿脉被柔毛,老时则光滑无毛。下面苍白色,幼时沿脉被柔毛,老时仅中脉基部被白色长柔毛。花序圆锥状,花轴及花枝幼时被毛;花单性,雌雄异株,较小;花萼5,卵形;花瓣5,长圆形,带黄绿色;雄花雄蕊5,伸出花瓣外.花丝基部被毛;雌花的退化雄蕊呈鳞片状,雌蕊1,子房上位,花柱甚短,柱头头状,5裂。浆果状核果圆球形,直径约8~10毫米,成熟时紫黑色,有5核。花期5~6月。果期9~10月。
2、黄皮树,又名:灰皮柏、华黄柏。落叶乔木,高10~12米。树皮外层灰褐色,甚薄,无加厚的木栓层,内层黄色;小枝通常暗红褐色或紫棕色,光滑无毛。叶对生;单敷羽状复叶,小叶7~15片,有短柄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卵形,长9~14厘米,宽3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,通常两侧不等,上面暗绿色,仅中脉被毛,下面淡绿色,被长柔毛。花序圆锥状,花轴及花枝密被短毛;花单性,雌雄异株;萼片5,卵形;花瓣6,长圆形;雄花雄蕊6,超出花瓣之外甚多,花丝甚长,基部有白色长柔毛;雌花退化雄蕊短小,雌蕊1,子房上位,5室,花柱短;柱头5裂。浆果状核果球形,直径1~1.2厘米,密集成团,熟后紫黑色,通常具5核。花期5~6月。果熟期10月。
二、生长分布
1、黄柏:生于山地杂木林中或山谷洪流附近。分布东北及华北。
2、黄皮树:生于山上沟边的杂木林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、江西、浙江等地。
三、中药材黄柏的采集
3~6月间采收。选十年以上的黄柏,轮流剥取部分树皮。不能一次剥尽,以保持原树继续生长。剥去后,即自行生长新皮,未割部分可在下年采收。将剩下的树皮晒至半干,压平,刮净粗皮(栓皮),至显黄色为度,不可伤及内皮,刷净晒干,放置干燥通风处,防霉变色。
四、中药材黄柏的药材性状
1、东黄柏
又名:关柏、关黄柏。为植物黄柏的干燥树皮。呈稍弯曲的板片状,边缘不整齐,长宽不一,厚约2~4毫米。栓皮留存或已剥离,栓皮较厚,表面灰白色;栓皮剥离者,表面棕黄色,平坦或有抽皱及皮孔;内表面灰黄色。质较松,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淡黄色稍带绿。气微,味苦。粉末遇水即带粘性,并使水染成黄色。以片张厚大、鲜黄色、无栓皮者为佳。
2、川黄柏(《得配本草》)
为植物黄皮树及其变型变种的干燥树皮。呈稍弯曲的板片状,边缘不整齐,长宽不一,厚约3~5毫米,栓皮多已剥离。外表面深黄色,较平坦,有纵棱线及棕色皮孔;内表面灰黄色或黄色。质坚硬而轻,易折断,折断面纤维性,呈片状分裂,鲜黄色。气微,味苦,嚼之有粘滑性,能使水染黄色。以片张厚大、鲜黄色、无栓皮者为佳。
五、中药材黄柏的炮制方法
拣去杂质,用水洗净,捞出,润进,切片成切丝,晒干。黄柏炭:取黄柏片,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(但须存性),喷淋清水,取出放凉,晒干。盐黄柏:取黄柏片,用盐水喷洒,拌匀,置锅内用文火微炒,取出放凉,晾干(每黄柏片100斤用食盐2斤半,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)。酒黄柏:取黄柏片,用黄酒喷洒拌炒如盐黄柏法(每黄柏片100斤用黄酒10斤)。
六、中药材黄柏的性味
苦,寒。
①《本经》:"味苦,寒。"
②《别录》:"无毒。"
③《药性论》:"平。"
④《珍珠囊》:"苦辛。"
七、中药材黄柏的归经
入肾、膀胱经。
①《汤液本草》:"足大阳经引经药,足少阴经之剂。"
②《医学入门》:"足少阴、手厥阴本药,足大阳引经药。"
③《本草经解》:"入足少阴肾经、手少阴心经。"
八、中药材黄柏的功效与作用
有清热燥湿,泻火除蒸,解毒疗疮的功效。用于湿热泻痢,黄疸尿赤,带下阴痒,热淋涩痛,脚气痿蹙,骨蒸劳热,盗汗,遗精,疮疡肿毒,湿疹湿疮。盐黄柏滋阴降火。用于阴虚火旺,盗汗骨蒸。
九、中药材黄柏的用法与用量
3~12g。外用适量。
十、中药材黄柏的禁忌
本品苦寒伤胃,脾胃虚寒者忌用。
黄柏图片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