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7-07-01
黄连 ,中药名。为毛莨科植物黄连、三角叶黄连和云连的干燥根茎。 黄连属毛茛科、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基徨,坚纸质,卵状三角形,三全裂,中央裂片卵状菱形,羽状深裂,
黄连,中药名。为毛莨科植物黄连、三角叶黄连和云连的干燥根茎。
黄连属毛茛科、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基徨,坚纸质,卵状三角形,三全裂,中央裂片卵状菱形,羽状深裂,边缘有锐锯齿,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;叶柄长5-12cm。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-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。有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之功效。其味入口极苦,有俗语云“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”,即道出了其中滋味。
一、中药材黄连的功效与作用
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用于湿热痞满,呕吐吞酸,泻痢,黄疸,高热神昏,心火亢盛,心烦不寐,血热吐衄,目赤,牙痛,消渴,痈肿疔疮;外治湿疹,湿疮,耳道流脓。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。用于目赤,口疮。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。用于寒热互结,湿热中阻,痞满呕吐。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。用于肝胃不和,呕吐吞酸。
二、中药材黄连的异名
味连、川连、鸡爪连
三、黄连的生长习性
黄连喜生长在高山阴湿冷凉,透光度30%~40%,忌强光、高温、干燥、积水的地方。土层肥厚、排水良好、土壤湿度50%~60%左右。种子有胚后热阶段,经低温才能发芽,特别是苗期耐光能力差,苗越大抗光能力增强。
四、黄连的植物特征
多年生草本。地下根茎多数分枝,表面粗糙,黄褐色,须根多而细长。叶丛生、叶柄长,小叶3~5枚,边缘深裂成羽状,有锯齿,淡绿色有光泽。花茎春末抽出,高100厘米,顶生圆锥聚伞花序,花小,黄绿色。骨突果成熟开裂,种子小,黄褐色。黄连喜欢冷凉、湿润,忌高温干燥。
五、黄连的种植技术
1、整地选地
(1)育苗地
选择土层深厚,疏松肥沃,富含腐殖质,排水力强,通透性能良好的油竹杂木林地,土壤微酸性至中性,地势以早晚有斜光照射不超过30度的缓坡地为宜。忌连作。
味连:播种前砍除竹、木,杂草和枯枝落叶烧灰作肥。翻耕20厘米,耙细;若选择熟地,结合耕翻亩施厩肥及土杂肥4000-6000公斤;耙细。然后作1-1.5米宽的高畦。
雅连:于4-5月开荒,树干、树桠和竹子留作搭棚用,枯枝落叶焚烧作肥,顺坡做1.3-1.7米宽的高畦,将沟内拣出的石块于坡下端砌成石埂,畦上竹根留下,以防止冬季冻垅影响成活和夏季洪水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。
云连:多选择林间栽培,透光度以30%为宜。地上枯枝落叶烧灰作肥,耕深约25厘米,充分风化。栽种前再翻1次,结合耕地亩施腐殖土5000公斤,草木灰250公斤。依地势作畦,畦宽1.3米左右,畦沟要直,以利排水。坡度大的应做成梯田。
2、移栽选地:与育苗相同。
整地:(1)生荒栽连 砍山:于栽种当年2-3月或上年9-10月,把树木杂草全部砍、铲干净。木材可做棚材。熏土:选晴天将表土7-10厘米的腐殖质土挖起,用土块拌和落叶、杂草等点火焚烧,保持暗火烟熏,见明火即加土。经数日,火灭土冷后翻堆。如腐殖质层厚,只将地表腐殖土挖松,不必熏土,即为"本土栽连";翻地:深至不动底土层为限。遇有树根,宿根性杂草,必须拣净,耙细整平;做畦,一般畦宽以桩距减畦沟宽为准,以横桩位于畦的中间做畦,畦沟宽一般不少于33厘米,深15厘米左右。每畦两端需开横沟,以便排水。铺土:把熏好的土或腐殖土铺在畦上,厚15-20 厘米。栽种前把熏土耙细,拣净草根、石块等,畦面成弓形。
(2)林间栽连 选地与育苗相同,整地与生荒地栽连相同,可因地制宜做畦和选用铺熏土、腐殖质土或原土栽连。
(3)熟地栽连,整地前亩施厩肥或堆肥4000-6000公斤,深翻20厘米,耙细做畦,其方法与生荒地栽连相同。
3、采种
栽移第4年所结种子数量大(每亩可产10公斤左右),子粒充实饱满,发芽率高,最适合作种。立夏前后,当果实变成黄绿色并出现裂痕,种子变黄绿色时,晴天采收,采收后,经2-3天果实全部开裂后,抖出种子,摊放室内湿润处,厚约1厘米,每日翻动1次,以防发热霉变,一般可保存半个月左右。若贮藏较长时间,可于室外树下湿度适宜处挖穴,或选条件适宜的岩洞,将种子与3-5倍的细砂或砂质腐殖土(含水量25-30%)拌匀,放入摊开,厚约1-2厘米,上面薄盖一层湿沙或腐殖质土。封好洞口,稍留缝隙通气。定期检查,湿度不够应淋水。
4、育苗
(1)搭棚:一般夏播于秋季搭棚,秋播于整地后搭棚。育苗2年可搭60-70厘米的矮棚,棚材多选用灌木、竹子等,覆盖物不宜过密。1畦1棚。
(2)播种:10-11月播种。亩播量2.5-3公斤。播种前用细腐殖质土20-30倍与种子拌匀,按量撒播畦面,播后稍压,覆盖细土。冬季干旱地区,播后盖一层落草,以保持土壤湿润。翌春解冻后,揭去盖草,以利出苗。夏播较少采用。
5、移栽
选用坚实耐久材料搭棚。生荒栽连于伐林后搭棚,熟土栽连于整地前搭棚。黄连棚有高棚、矮棚2种:高棚利用伐林时所伐树木作搭棚材料,棚高约2米左右,棚内郁蔽度60-70%,稀密要均匀。然后夹上围栏,要求牢固留门。生长期棚盖损坏或稀密不均,应及时修补、调整;矮棚高1米左右,多用灌木、竹子等。1畦1棚。
雅连搭棚于整地后进行。一般用开荒砍下的材料搭棚。一般以透光40%为宜。春、夏、秋季均可移栽。春季在2-3月栽后成活率高,为最佳时期。
六、田间管理
1、补苗:补苗 栽后前3年,应及时补苗。一般补苗2次,第1次在当年秋季,第2次在翌年雪化后未发新叶前。
2、拔草:因采取了苗前除草,故宜与化学除草相结合,在栽种当年和次年,每年除草4~5次,第三、四年每年3~4次,第五年1次,每次在草有2~3片叶时,用扑草净250克、西玛津25~30克、稻田一次净(永川产)2包(三种药施用时,只用其中的一种),与20~30千克沙或磷肥混合,在晴天下午或傍晚,以及阴天均匀撒施于亩黄连土中(只算厢面净面积),用竹竿或树枝扫落入地中。然后,认真观察,若有没有除净的杂草,人工拔除。
3、培土上泥:当黄连苗成活后,每667平方米(1亩)用饼粕肥25公斤拌熏火土薄薄地撒一层于畦面上,秋后结合施牛马粪拌一些细土撒于畦面上,以后几年每年夏秋季视其情况各上泥培土一层。
4、追肥与培土:栽后2-3日用稀薄猪粪水或腐熟菜饼水灌苗,也可用细碎堆肥,或厩肥每亩1000公斤左右撒施。当年9-10月,第2-5年采种后和第2-4年9-10月各施肥1次,前后共8次。春季追肥每亩用人粪水1000公斤或腐熟菜饼50-100公斤(加水1 000公斤);也可用尿素10公斤和磷酸钙20-30公斤,与细土或细堆肥拌匀撒施。秋季追肥以农家厩肥为主,兼用草木灰、油饼等肥料,撒施畦面,厚约1厘米,亩施量1500-2000公斤。斜坡上部和畦边易受雨水冲刷处,适当多施。黄连,第2-4年秋季追肥后还应培土,用细腐殖质土撒于畦面。第2-3年培土约1厘米厚。第4年1.5厘米。雅连,第2、3年春季各除草施肥1次,每亩用油枯100公斤,尿素2.5公斤与600公斤细腐殖土混合均匀,撒在畦面上,培土覆盖。除栽种当年不培土和收获之年春季培土1次外,其余各年春、冬季除草松土外都应培土。厚约3厘米。云连,每年夏初和晚秋各进行1次追肥。海拔高的地区,每亩施森林山积土5000公斤,同时拌草木灰250公斤,撒于畦面。海拔低及离村子近的地区,亩施农家肥1000-1500公斤。
5、摘除花苔:除留种植株外,从第2年起,及时摘除花苔。
七、病虫妨害
1、病害
白粉病由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引起。发生于5月下旬,6-7月较重。主要危害叶片。防治方法:实行轮作;用庆丰霉素80单位喷洒2-3次;或用50%或70%甲基托步津1000-1500倍液喷洒3-4次。在发生初期防治1次,发生后期防治2-3次。
2、虫害
白粉病由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引起。发生于5月下旬,6-7月较重。主要危害叶片。防治方法:实行轮作;用庆丰霉素80单位喷洒2-3次;或用50%或70%甲基托步津1000-1500倍液喷洒3-4次。在发生初期防治1次,发生后期防治2-3次。
3、鼠害
地老鼠危害黄连根,1年4季均有发现。防治方法:人工捕杀;或用毒饵诱杀。
八、黄连图片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