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7-06-29
何首乌 ,中药名。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。 多年生缠绕草本。本章我们看一下何首乌具有哪些功效与作用以及如何种植?
何首乌,中药名。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。
多年生缠绕草本。根细长,末端成肥大的块根,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。茎基部略呈木质,中空。叶互生,具长柄,叶片狭卵形或心形,长4~8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箭形,全缘或微带波状,上面深绿色,下面浅绿色,两面均光滑无毛。托叶膜质,鞘状,褐色,抱茎,长5~7毫米。花小,直径约2毫米,多数,密聚成大形圆锥花序,小花梗具节,基部具膜质苞片;花被绿白色,花瓣状,5裂,裂片倒卵形,大小不等,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;雄蕊8,比花被短;雌蕊1,子房三角形,花柱短,柱头3裂,头状。瘦果椭圆形,有3棱,长2~3.5毫米,黑色光亮,外包宿存花被,花被成明显的3翅,成熟时褐色。花期10月。果期11月。
一、中药材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
中药材何首乌可安神、养血、活络,解毒(截疟)、消痈;制首乌可补益精血、乌须发、强筋骨、补肝肾的作用。
二、中药材何首乌的异名
何首乌,又名:野苗、交茎、交藤、夜合、桃柳藤(《何首乌录》),赤葛、九真藤(《斗门方》),芮草、蛇草(《汉英韵府》),伸头草、多花蓼、紫乌藤。
三、何首乌的种植方法
1、何首乌的形态特征
何首乌为多年生植物。块根肥厚,长椭圆形,黑褐色。茎缠绕,长2-4米,多分枝,具纵棱,无毛,微粗糙,下部木质化。
叶:卵形或长卵形,长3-7厘米,宽2-5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近心形,两面粗糙,边缘全缘;叶柄长1.5-3厘米;托叶鞘膜质,偏斜,无毛,长3-5毫米。
花:花序圆锥状,顶生或腋生,长10-20厘米,分枝开展,具细纵棱,沿何首乌图棱密被小突起;苞片三角状卵形,具小突起,顶端尖,每苞内具2-4花;花梗细弱,长2-3毫米,下部具关节,果时延长;花被5,深裂,白色或淡绿色,花被片椭圆形,大小不相等,外面3片较大背部具翅,果时增大,花被果时外形近圆形,直径6-7毫米;雄蕊8,花丝下部较宽;花柱3,极短,柱头头状。
果:瘦果卵形,具3棱,长2.5-3毫米,黑褐色,有光泽,包于宿存花被内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2、何首乌的生长环境
生山谷灌丛、山坡林下、沟边石隙,海拔200-3000米。
3、何首乌的生长习性
何首乌适应性强,野生于灌木丛、丘陵、坡地、林缘或路边土坎上。喜欢温暖气候和 湿润的环境条件。耐阴,忌干旱,在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富含腐殖质、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。
4、整地选地
1.育苗地选择山丘平缓地处、灌溉方便、土层疏松肥沃的砂质壤 土育苗。冬季深翻30cm,经一冬风化后,翌年春进行多次犁耙,拾去草根、树枝和石块,整平耙细、起宽100cm,高10~20cm的畦。每亩施腐熟的厩 肥、草木灰等混合肥2000kg,均匀撒在畦上,然后浅翻入土。
2.种植地选择山坡林缘或房前屋后,土层深厚、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地块,于冬季深翻30cm 以上,拣去草根和石块。翌年春翻犁1-2次,使土层疏松。每亩施厩肥、草木灰混合肥3000kg作基肥。施后耙地1次,使肥料与表土混合均匀后,起畦种 植,畦宽50cm、高25cm。亦可在房前屋后挖坑种植。
5、何首乌的繁殖方法
(1)育苗繁殖:
播种育苗每年10—11月间何首乌种子成熟时,将整个果穗轻轻地剪下晒干, 搓出种子,除去杂质,装入布袋或纸箱,置阴凉干燥处存放。第2年3月份,当气温回升到20℃以上时撒种。在整好的育苗地畦上,按行距10-15cm开浅 沟,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,覆土约1.5cm厚,盖草,淋透水。一般每亩用种量1.5-2kg。播后10天左右便可出齐苗,这时要及时撤除盖草,淋水,保持 畦土湿润,同时注意拔除杂草。出苗后10~20天,进行间苗补苗,按株距4~5cm定苗。4月初用2%尿素施肥1次,以促进幼苗生长。大约经过90天,苗 高30cm时便可以移到大田种植。此法繁殖幼苗生长较慢,生长周期长。
(2)扦插育苗
每年3月或11月份,选择1年生粗壮老熟藤蔓,最好是10月以后割去的从根头上长 出的粗壮老藤蔓,剪成带有2~3个节,长15cm左右的插穗,每50条扎成1小扎,下端蘸黄泥浆,置阴凉处待插。在整好畦的育苗地按行距15~18cm开 横沟,沟深10cm,将插穗靠沟壁摆下,株距1cm左右,覆土压实,使上剪口稍露出地面,再覆盖1层稻草。注意不要倒插。扦播后要经常保持畦土湿润,遇干 旱要淋水,以利插穗生根发芽。雨季则要注意排水,防止因苗床积水而导致插穗腐烂。若天气暖和,插后10~15天就可长出新芽,1个月后长出新根。约经 100天的培育,苗长15cm以上,有数条根后,便可移至大田种植。3.定植何首乌可以春种或夏种。春种发根快,成活率高,但须根多,产量低,质量差。夏 种(5-7月)地温高,阳光充足,种后新根易于膨大,结薯快,产量高。从苗地起苗时,苗只留基部20cm左右的基段,其余剪掉,并将不定根和薯块一起除 掉,这是高产的关键。种植时,先在畦上按行、株距20cm*20cm开种植穴,每穴种1株,种后覆土压实,淋足定根水,以保持土壤湿润。可在房前屋后挖坑 种植,每坑栽苗4株。
6、田间管理
(1)、保持田间湿润。生长期应注意除草,5月追施人畜粪水1次。苗高30cm左右,应插竹竿或树枝,供茎藤缠绕生长。12月倒苗时,结合清除枯藤,施腐熟堆肥或土杂肥1次,并在根际培土。
(2)、间苗与定苗:种子繁殖幼苗高10厘米左右时,间除过密或弱苗。苗高15厘米时,按株距25-30厘米疏弱留强定苗。
(3)、肥水管理:何首乌喜肥,除施足底肥外,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粪尿水,以利幼苗生长。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粪尿,施后浇清水。9-10月份每公顷施杂肥或厩肥15000-22500千克。
(4)、搭架:苗高30厘米左右时,插设支架,使茎蔓缠绕向上生长,并及时疏叶整枝,促进植株旺盛生长。
7、病虫防治
何首乌的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和根腐病。5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-1000倍液或波尔多液(0.5:0.5:150)等均可用于防治叶斑病。7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-1000倍或75%百菌清1500倍液喷射茎基,对根腐病有一定防效。
8、中药材何首乌的采集加工与储藏
于春季萌芽后,待植株20-30厘米高时,一次或分次采收嫩茎叶。植株3-4年后可收获块根,采收于秋季进行,采后鲜食或切片晒干。何首乌的茎藤在栽后第二年秋季落叶时割下茎藤,除去细枝和残叶,切成长约70厘米的茎段,捆扎成把,晒干入药。
9、什么是夜交藤?
何首乌的藤茎名夜交藤。具有养心安神,祛风通络的功能。形状呈长条圆柱形,扭曲,或带有叶;叶多皱缩,心形或卵状心形。茎表面粗糙,红棕或棕褐色,有明显的纵皱纹和节。质坚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棕红色,木部淡黄色,木质部呈放射状细孔,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。气无,味微苦涩。采收时应注意收集,晒干,扎成小把,供药用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